Work is love made visible.

寫寫日常,寫寫自己——黃繭

黃繭 溺日簽書會 - 時報出版

日記:網域續約的日子

續約信件

前幾天電子信箱捎來一封「提醒付款」的信件,才發現Blog已經開啟一年,365天,僅僅在這裡寫了四篇文章,心想成本也太昂貴,一面碎念自己怠惰,卻也不忘進行續約,或許是在電媒企業上班,已經習慣了Wordpress舊有的傳統編輯器,好不容易上來Blog寫寫文章,發現自己對新的編輯器太不上手了,想著把兩種編輯器都學好也是一件好事。

我相信擁有舊有基礎概念後,學習新的事物就能比較上手。

點開信件看著未付帳單共三張,再回想去年四篇文章的代價,按下按鈕,續約後小朋友又飛了幾張,不知怎麼有些心痛,想著想著,冒牌者症候群心態又再度襲來,有時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不能透過文章數量,去定義365天的前進與後退,某些時刻在心裡對自己喊話是有用的,表示我們開始注意到了冒牌者症候群的存在。

回頭翻翻資料夾,這篇日記我選了一張在台中場舉辦簽名會的照片,想著三年的時間應該沒白白浪費吧?雖然發行新作品之際遇上了疫情,確實我也蠻慌張的,畢竟這是第一次遇上這樣的事,但也因為疫情的關係才開始有機會WFH居家辦公,在家工作的日子挺好的,多了幾分彈性,或許因為這樣的機會,讓我能整理自己喜歡跟不喜歡的事,又或者讓我更加清楚想要事情是什麼。


新書出版

今年終於給自己一個生日禮物,那就是第二本新書《透光練習》順利出版,原本擔心無法如期出版,慶幸趕在生日當月完成了自己也很喜歡的作品,新書宣傳期間碰上疫情,心態上也做了很多調適,對書寫也有了更多想法與成長,察覺到若沒有持續出版,便很難維持對於作品的成形,突然懂得為什麼有些作者會規定自己每年都要產出一本作品,以前我會覺得那是種商業模式,現在倒是覺得能做到「每年出產一本書」的作者,反而才是真正懂得鍛鍊自己的作者,寫作有時是為了辨別方向,透過作品成形,才有機會通往想要的書寫之路。

雖然暫時還無法做到每年出產一本作品,不過先練習放下對於時間的考量吧,也許什麼都別想單純地寫,反而更能享受書寫的過程,過往我總以為所有事物要一次到位,後來讀了一些書、透過與他人訪談過程,慢慢理解到沒有什麼是一蹴可幾,有時必須透過交出一點結果,才能擁有下一次修正的機會,這讓我理解,每個結果背後都與付出息息相關。

第二本作品出版以後,實質也跑了一些宣傳通告,理解「練習說話」也是作者必須投入學習的部分,總編輯曾經對我這麼說過,以前作者都不需要經營自媒體、面對鏡頭說話、參與行銷活動,他們只需專注寫作,不知不覺時代變了,作者需要學習跟調適的事物也變多了,他說,對我們這一代的作者來說,反而更辛苦,需要調適心態,被更多人事物用放大鏡來看。

有時我覺得作者在誕生當下,就擁有了比常人多一些的話語權,哪怕只是一點點、一點點都好,謹言慎行的標籤突然就貼在作者身上,與此同時,我很難想像一個被關注的公眾人物,到底有多少標籤貼在他們身上,現在的我能在平凡的書寫之路緩慢步行至今,突然覺得自己仍有點幸運,不管怎麼說,終究是來到了第二本作品。


轉眼間半年過去了

今年奧運即將來到閉幕式,不知不覺夏天也來到末端了,最近雨下得很頻繁,疫情、地震、颱風,你永遠不知道前方還有什麼意外在等著你,前些日子裡,深夜吃了安眠藥後睡得很熟,醒來看到河道刷了一片地震的心得文,看著那些文章震度似乎很強,不過我因為吃了安眠藥睡得很熟很熟,根本沒發現地震來過,突然覺得這樣也挺好的,代表也許某日熟睡之際,即便不小心陷入天災引來的死亡困境,也多虧於熟睡而感覺不到痛與恐懼,悲觀負面思考突然也有一陣樂觀,代表我對生與死這件事情仍是開放的。

下半年疫情依然會持續吧?不知道會蔓延到何時,雖然還沒輪到我打疫苗,不過下週即是要結束WFH的狀態。

最近的我,開始構思第三本作品,似乎有了一些雛形,但我仍然覺得經由「時間累積」是必須走過的歷程,因為有了累積,書寫才能有更多的變化,我並非天才那類的人,我需要絕對的努力,哪怕日日透過書寫,也許是因為擔任電子編輯的關係,上班八小時產出,下班後也不離書寫,即使如此,唯有坐在電腦前靜心整理自己對於作品的輪廓,才能夠在混亂之中找到一些創作的出路,那便是「靜心書寫」必要練習的路徑之一。

創作永遠不會有盡頭,而書寫是一件孤單奮戰的事。

曾問過一些編輯書籍的人,問他們這麼厲害為什麼不嘗試寫作呢?他們說,創作跟編輯是不一樣的事,能夠編輯作品的人,卻未必能從零開始創造作品,現在想起這份回答,好像真的是那樣呢?就像我也很難編輯自己寫的書,因為每個書寫者對自己作品難免產生盲點,必須仰賴旁觀清澈的雙眼,才能夠讓作品變得更加不凡,我不會說這世上沒有作者無法編輯自己的書,因為世上還是有很多厲害的人,能做得兩全其美。


近期熱衷的事

這陣子除了忙著宣傳,同時也熱衷於Clubhouse的經營,開了「繭單生活

我倒是挺喜歡這個名字的,除了諧音雙關象徵著自己,也嚮往「日常」為我帶來的一切,原本想沿用「文字溫室」作為CLUB的名字,但後來想想,每個階段的我,都有不同想要挑戰的事,或許分類以後,更能清楚每個階段的自己正在完成些什麼,想要得到什麼之前,必須要拿出時間跟勇氣投入,哪怕只是一場專訪、一次活動出席,我仍在能在這些過程中獲得更多經驗,讓我有機會走向自己喜歡的事,轉念一想,就算很辛苦,也慶幸這些付出為我帶來更多成長。

或許跑完宣傳期,有機會來把電子媒體跟通告影音整理成一篇文章,同時也紀錄自己在這段時間留下的痕跡。

透過第二本作品出版,再一次認知到,沒有什麼事是一次就能變得很厲害的,每一天、每一分、每一秒,我們透過這些努力成就了下一個更好的我,一年、兩年、三年……,不知道這條路上我們能走到什麼地方,不過,我會繼續為自己而創作的,我相信透過文字、閱讀、書寫,只要是與創作息息相關的事,都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全新的體悟。


黃繭 Chien-Huang
黃繭 Chien-Huang


傾聽城市日常,用文字釀成故事,讓我們再靠近一點。

書寫/電影/閱讀/動漫/展覽講座 & 活動邀約
出版著作《溺日》、《透光練習》
合作來信:write8158@gmail.com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