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k is love made visible.

寫寫日常,寫寫自己——黃繭

新海誠三部曲,終於以《鈴芽之旅》(すずめの戸締まり)寫下完美的句點。故事描述一名少女與少年的相遇,以日本各地的廢墟作為舞台,展開「關門」任務的公路旅行。這次《鈴芽之旅》添加許多奇幻的元素,更擬人化貓咪以及椅子等物件。新海誠甚至放入性別多元的觀點,讓祭祀者(關門師)的角色不再只限於女性,而奇蹟之所以能發生,是沿路上與善良的人們相助與相遇,創造出無限的未來。

Netflix 獨家電影《我是千尋》(ちひろさん)於 2 月 23 日正式全球上架,上架後直接登上熱門電影排行榜,這部作品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安田弘之《ちひろさん》作品,由演員有村架純主演,故事圍繞在主角千尋(ちひろ)周圍的生活故事,是一部療癒的小品。

千尋的過去,是一名性工作者(風俗孃),她離開原來工作,來到這座靠海的偏遠小鎮,選擇暫時在一間便當店打工,她從未遮掩自己的過去,而傳聞也在這個小鎮傳散開來,雖然有喜歡她的便當支持者,但也有因她是性工作者而覺得噁心的人,但千尋不在意,她還是一如往常漫步在小鎮。

今年動漫《鬼滅之刃》再度以集大成形式出現大螢幕,對動漫迷來說,可說是最溫柔的燒錢儀式了,鬼滅鐵粉如我,肯定要進大廳欣賞一下幽浮桌華麗特效,王道作品總是必跑一趟電影院的我,〈刀匠村篇〉電影的精緻度超乎我的預期,不管是配音、分鏡、人物設計、打鬥的震撼程度,無一不在我心中滿分,只可惜這次〈刀匠村〉電影收尾沒有附錄小彩蛋,對於期待結尾收一點觀影福利的我來說,可說是小小的美中不足。

第一次讀韓國作家鄭世朗,是小說《地球上唯一的韓亞》,謝謝行銷美瑤把書送到我的手裡,那時還不太明白,只覺得從韓亞這本小說,讀到青澀的鄭世朗,而後收到書籍《奶奶的夏威夷祭祀》,完全推翻我想像中的鄭世朗,讓我從作者身上理解到,書寫其實是與生命並進的過程。

坐在咖啡廳面對面的魔力,大概是相視的人,都能誠實以對吧。有時是不慎熟識的狀態下,也能因天時地利人和,道出深埋心中的秘密,然後默默地,就寄放在我這裡了。我總是特別珍惜這些談話的時光,多年來好像都是這樣,即使關係放置最後,雙方道不同不相為謀,也鮮少把這些秘密,變成作為攻擊的籌碼。

前幾天電子信箱捎來一封「提醒付款」的信件,才發現Blog已經開啟一年,365天,僅僅在這裡寫了四篇文章,心想成本也太昂貴,一面碎念自己怠惰,卻也不忘進行續約,或許是在電子媒體企業上班,已經習慣了Wordpress舊有的傳統編輯器,好不容易上來Blog寫寫文章,發現自己對新的編輯器太不上手了,想著把兩種編輯器都學好也是一件好事。我相信擁有舊有的基礎概念以後,學習新的事物就能比較上手。

終於有時間整理活動的花絮照,邊整理照片,邊想起韓劇鬼怪一句很美的台詞。

因為天氣好,因為天氣不好,因為天氣剛剛好,每一天都很美好。(孤獨又燦爛的神ー鬼怪)

活動當天真的非常晴朗,早起跟大家一起穿梭萬華巷弄間,感覺好像跟讀者進行有趣的戶外教學,記憶裡堆滿的多半是工作的日子,若要說有多麽幸運,大概無法用文字比擬吧?填滿了平時因為工作繁忙,沒能外出郊遊的小小遺憾,能夠以作者名義舉辦走讀台灣的活動,讓我熟悉昔日那充滿人情味的萬華面貌。

書,因電腦化而不再使用活版印刷。

透過走讀台灣「來出版社玩初版」來讓更多讀者感受活版印刷的魅力,時報舉辦的黃繭專場,印製內容將完全由黃繭創作,大家有機會把這些文字印成實體小冊書帶回收藏,透過實際體驗實作鉛字排版、以及導讀員帶領讀者認識萬華的相關產業,重新體驗萬華風情與紙本書閱讀樂趣。

若要找到進而改變的關鍵,並不是逆向追問已經發生過的事實,而是把自己放在優先位置,那麼多期望裡頭,「我」才是所有人事物裡頭,最能自控的選擇,過去的生活習慣、成長背景,還有無法理解的相異與相同,這些都得依附察覺,旁觀者指出的都是好心提點,真正使他人改變的,得經由時間跟自己來驗證。

研究了一段時間,終於把blog的架構大致蓋好。憑著不熟悉的步步摸索,難免遇到困難,慶幸身旁朋友為我細心一一解答,完成之初,也獲得不少小小成就感,好久之前,一直想要著建立類官網的功能,偶爾想用來記錄較長篇的文章,或是整理生活片段。